关键词: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改革征地制度,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。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,着力在城乡规划、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,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,形成以工促农、以城带乡、工农互惠、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、城乡关系。 ——摘自党的十八大报告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,坚持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济。 ——摘自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座座别墅整齐排列,公共服务站已经建成,电子政务平台在线运行,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石竹社区辞旧迎新,生机勃勃。走在社区平坦马路上,石竹村党支部书记石五堂高兴地介绍:“村里‘迁村腾地’农户可全部安置入住这个新社区,目前已入住97户,还有34户正在装修,即将入住。” 石竹村是鄂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。村会议室里,“石竹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训班”的横幅还悬挂在墙上。从社区农业局到该村任“第一书记”的邵新如说:“这项报告2012年5月启动,市里派博士来办培训班;村里推选理事会和监事会,协助和监督工作,化解矛盾;专班人员进湾入户,认真摸底。目前,12个自然湾15个小组,宅基地、房屋面积测量和产权调查已经完成,进行了确权登记和公示,正等着上级相关部门颁证。” “改革的目的,就是让农民的土地、房屋等‘死资产’转变为‘活资产’,达到最高收益。”蒲团乡副乡长黄珊红介绍,原来的自然村湾,住宅之间、房前屋后,许多土地闲置浪费。通过“迁村腾地”、土地复垦,形成建设用地上市交易,既壮大集体经济,又增加农民收入。目前,石竹村已拆迁的3个自然湾,复垦土地面积80。4亩,形成可上市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60。9亩 “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湾子,农民愿意吗?” “大多数农民都欢迎,有的村湾还主动提出拆迁。”蒲团乡党委书记余笑寒说,“迁村腾地”,农户起码可获得三项收益:一是不另交钱,就可旧房换新房,获得财产收益;二是复垦土地产权还是农民的,农民可取的租赁经营收入;三是用农民受理流转的土地发展现代农业,农民当农业工人,可赢得工资收入。 龚家湾村民廖清明的新家,200多平方米,楼上楼下,宽敞明亮。谈起现在的生活,他连声说:“很好!很好!” 廖清明全家7口人,4个小孩,原来种8亩多田,加上打工,一年收入也只万把元,一直住在破旧的平房里。他说第一批搬进新社区的。“现在完全变了,我自己在外做泥瓦活,一月两三千元;老婆在农业产业园打工;4个孩子一个读大学,一个读技校,还有两个在广东打工。” “不过,也有村民暂时还不愿搬。”与新社区一沟之隔,是袁夏湾。湾里的村民多数已搬进社区,腾出的土地上油菜嫩绿,可湾子一隅,仍有几栋旧楼丌自矗立。余笑寒说:“我们有个原则:农民自愿、民主决策、依法办事、阳光操作、分类指导、重点突破、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。这几户村民现在还不愿意搬,我们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。” 离开袁夏湾,来到社区现代农业产业区。外面,寒风袭人,而座座塑料大棚里,却温暖如春,樱桃西红柿、草莓等果蔬,长势喜人。余笑寒表示,在这400亩大棚精品果蔬基地基础上,还要引进一批有前景的项目,把社区经济和群众个体经济发展起来。他说:“让老百姓得到实惠,改革就能顺利推进!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