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鄂州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 > 信息 > 新闻中心 > 产权中心动态
鄂州:城乡一体
【字号: 】   【复制链接】   【转发】   【纠错】   【打印】   【关闭】    2013年07月22日   
——关于鄂州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调查报告
  “百万鄂州人,共享城镇化”。鄂州“城乡一体化”探求,备受社会关注。
  在推进鄂州综合改革示范工作现场会上,省委书记李鸿忠指出,鄂州要在总体设计、全域规划、综合改革方面主动作为、积极探索,做地级市全面综合改革的示范,成为全省改革的尖兵。
  省长王国生要求,鄂州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气魄推进改革创新,当好全省改革的先行区和试验田,努力探索“全国能借鉴、湖北能推广、鄂州能突破”的成功模式。
  “坚决按照省委、省政府要求,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向更高水平、更深层次迈进。”7月上旬,本报报道组走进鄂州,市委书记李兵掷地有声。
  城乡一体化试点,鄂州进行得怎样了?
  ——城镇化率62,09%,33项公共服务沉入社区,农村产权改革破题
  鄂州,全省最小的地级市,1596平方公里,109万人口。
  “全省试验田,改革主战场。鄂州试点城乡一体化有几年了,进行得怎么样了呢?”没有到鄂州亲眼看看的人,都有这样的疑问。
  城市,曾几何时,令人无限向往。
  推进城乡一体,让更多的人过上城里一样的生活,稳步加快实现人口社会变迁的战略性转移,是全国性的重大现实课题。
  市长叶贤林说:“鄂州先后承担了36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。勇于探索,是这座城市不竭的发展动力。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,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明显突破。”
  改革行政层级。葛店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李军杰说:“2012年,在葛店开发区撤销乡镇政府,组建功能区,逐步将区以下管理的学校和医院上划市级管理,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市级统筹、标准统一。功能区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。政府公共服务和社区管理中心下沉到农村新社区。从‘市-区-乡镇-村’三级政府四级管理,转变成‘市-功能区-新社区’一级政府三级管理。”
  精简行政审批。市行政服务中心主任金明健说:“行政审批事项由380项精简至74项,市场准入类项目审批时限由56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。”
  破题农村产权。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所长肖辉说:“行政审批事项由380项精简至74项,市场准入类项目审批时限由56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。”
  破题农村产权。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所长肖辉说:“改革内容主要是确权颁证和建立交易平台。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、土地承包经营权、林权、水域滩涂养殖权、农村房屋所有权五项权属确权颁证,建立交易规则和交易平台。同时开展城乡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交易。”农村产权抵押融资,解决了农业产业化资金来源问题。土地指标交易,破除了农村新社区建设资金来源问题。土地指标交易,破除了农村新社区建设资金瓶颈。去年以来,累计办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5000多万元,带动社会资本1亿多元。土地指标交易1057。6亩,交易资金1。69亿元。鄂州成为继成都、重庆之后,全国第三个规范开展土地指标交易的试点城市。
  创新社会管理。市综治办主任范超余说:“在全省率先推行城乡一体网格化管理,全市共3462个网格。包括办理结婚证在内的33项公共服务下沉到城乡社区,基本实现群众办事不出社区。”
  改革,释放红利。去年,鄂州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19306元、9072元。按城镇常住人口计算,城镇化率62。09%。
  数据可喜,差距犹存。5月下旬召开的市委六届七次全会上,市委冷静地自揭短板:按户籍人口计算,城镇化率只有33。9%。半城镇化、浅城镇化现象突出,有近30万人生活在城镇却没有城镇户口,不能享受城镇居民待遇。
  鄂州现状是冶金一业独大,第三产业明显滞后。全会响亮提出,差距就是潜力,调结构转方式的抓手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路径,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。
  新型城镇化,如何提速城乡一体化?
  ——不建设没有产业的空城,衣食住行、业教保医城乡均等
  “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如何深化?新型城镇化的路怎样才能越走越宽?”在市政府网站上,网民讨论热烈。
  市委副秘书长、政研室主任傅宝山说:“历届市委、市政府改革的积累,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创造了条件。工业化率全省第一,城镇化率全省第二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第三,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全省第四。深化城乡一体,既是发展所需,更是人民所愿。
  新型城镇化,核心是人的城镇化。具体说,衣食住行、业教保医“八字经”要念叨城乡均等。市委全会就此确立思路和目标: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,以全程规划为引领,以改善民生为目标,以生态文明为标准,以综合改革为动力,加快沿江滨湖新区开放开发,着力构建以主城为龙头、若干个新区为支撑、特色镇为链接、新社区为基础的“四位一体”新型城镇体系,努力走出一条城乡统筹、产城融合、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、社会和谐,具有时代特征、鄂州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,争创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示范城市。
  市经信委副主任刘江峰说:“新型城镇化不早空城,也绝不是把农民往楼上一搬了事。有产业,才有新区。建新区,必须有产业。正在培育的沿江城镇带和滨湖生态示范带,奠基百亿甚至千亿产业,当然也是新区新城,是人们创业安家的地方。”
  从与武汉光谷接壤的葛店开始,采访组顺江而下,实地踏访沿江新区。
  葛店开发区,可望崛起一座千亿级电商城。亚马逊投资12亿元建设30万平方米中部营运中心,一期5。3万平方米已建成投用。全球知名仓储企业普洛斯在此开建30万平方米仓储中心。唯品会投资16亿元,建设1000亩的华中区物流配送中心及体验、货物展示店。中国南山集团投资120亿元,建设临港新城,实现港口、物流、商贸等产业聚集和联动发展。一批电商巨头闻风而动,正往葛店云集。
  红莲湖新区,鄂西圈投在49。7平方公里区域里,打造风情小镇,开发旅游休闲、运动健身等项目。
  鄂州开发区,总规划3000亩的超凡码头,已建成使用。作为国家煤炭储备中心的晋商物流,已开工建设。
  三江港区,深水岸线15公里,可建5000吨级泊位83个,国家一级航道。规划建成中部重要农产品进口加工基地,逐步建成保税港。
  五丈港区,清洁能源基地,中海油LNG项目(液化天然气)在此落户。码头岸线900米,总投资20亿元。
  杨叶港区位于鄂城区,区委书记万国光说:“正积极与中核电建设集团洽谈,希望把杨叶港建成核电设备生产基地。”
  大江滚滚,涌金淌银。占市域总面积四分之一强的129个湖泊,碧波荡漾,是不是也圈起来搞工业,或者盖湖景房卖好价钱呢?
  市委全会反其道而行之,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,梁子湖区全面退出一般工业。”梁子湖区500平方公里,三分之一为梁子湖水面。区委书记杨全意说:“这是更高层次的考验,梁子湖区要打造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。”就在7月3日,中青旅集团董事长张俊到梁子湖考察后,感叹“这里是值得高标准开发的世界级生态区。”
  我们在多个社区与民众交谈,感到鄂州的“八字经”念出了实效:就业,除免费培训、免费职介等就业普惠制度外,还制定培训资金直补用功企业等措施,鼓励企业就地用工;教育,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;集“养老、医疗、失业、工伤、生育”于一体的社会保障“一卡通”信息化平台建设在快速推进;职工医保、居民医保、新农合“三网合一”正在进一步完善。
  新型城镇化,在鄂州能看到什么学到什么?
  ——政府主导,规划引领,市场运作,群众参与
  试点、示范,贵在积累经验,重在推而广之。
  鄂州虽然不大,但全靠国家拿钱搞城乡一体化建设,是不可能的,也不具备可示范性。“推进新型城镇化,政府、市场、群众之间,是什么关系?”人们探寻鄂州,都想总结一些规律性、可借鉴的经验。
  4日下午,采访组到达梧桐湖新区采访时,大垅村15组村民周振鹏和几十名农民一起,正在工地忙碌。
  “每天干什么活,由劳务公司给我们安排。”周振鹏所说的劳务公司,是新区开发商省连发投梧桐湖公司于大垅村共同出资成立的。
  2009年4月,鄂州与省联发投在梁子湖北岸的一片44平方公里的乡村,开建梧桐湖新村。随着建设推进,大垅村70%的土地被征用。
  农民虽住进漂亮的安置房,但没有了土地,到哪里找生活呢?
  梧桐湖公司与大垅村协商决定,大垅村出资510万元,梧桐湖公司出资490万元,成立连垅经济发展有限公司,下设绿化、商混搅拌、物流、物业、旅游等多家分公司。此举,吸纳2000多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,也直接参与新区建设。
  劳务公司负责人尹家福算了一笔账,“每月向村民支付工资约40万元,一年就是480万元。”
  大垅村党支部书记罗休勇说:“去年,大垅村人均纯收入9000多元,是2008年人均3900元的2倍多。”
  今年上半年,新区健康湖泊展示馆、高山湖旅游水乡小镇等一批项目相序开工,总投资300多亿元。到2020年,新区将建成30万人的国际一流滨湖生态城。
  “没有市场化运作,政府哪里找的来这么多钱?“市委常委、市委秘书长熊明新认为,“梧桐湖新区的建设,为鄂州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的模板。”
  一个细节引人关注。鄂州市要求梧桐湖开发商建设一条污水收集管道,把污水输送到数十里外的葛店污水处理厂,确保新区污水不排入梁子湖。
  “这是规划中的硬约束,我们将不折不扣完成。”蒋曲说。
  “从这条管道,就可以看到政府的主导力与规划的严肃性。 到2020年的鄂州城乡全域规划,省政府去年已批复。我们要不走样的将效果图深化为施工图。”市规划局局长李全说。
  华容区委书记刘军说:“新型城镇化还不能搞一刀切,必须尊重群众意愿。”华容区石竹社区建设于2010年。建设初期,周边群众不愿意进社区。随着休闲广场、路网、垃圾收集等配套公共设施不断完善,社区越来越有吸引力。石竹村牛角淼湾30多户村民,曾经把动员他们进社区的乡村干部往门外推,现在主动要求进社区。
  新型城镇化,干部怎么干?群众怎么看?
  ——客服改革疲劳,管住关键少数,激发百姓热情
  7月5日,《鄂州日报》第二版刊登的内容不是新闻,却比新闻更引人注目。鄂城区区长柯艳敏、华容区区长陈攀、梁子湖区区长夏帆、鄂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公海和西山街办主任姜亚军,公开晒出了6月份的工作记录。
  此前,已有数十名县处级干部在《鄂州日报》公示了工作实绩。
  “以实绩论英雄,凭实绩用干部。实绩向群众公开,接受社会监督。”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龚慎说。
  今年,鄂州制法《公务员平时考核记实薄》,要求每名党员干部填写年度工作计划,每天、每月据实记载出勤情况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、差错情况及原因、完成工作所取得的绩效等内容,形成干部实绩档案。
  “关键的少数,往往决定事业成败,一刻放松不得。”市委常委、纪委书记毕华介绍,“鄂州多年的试点改革,已形成改革的氛围,有继续改革的动力机制,但也不排除改革的疲劳。推进新型城镇化,需要干部队伍再提神,再鼓劲。神以何聚?劲从何来?靠制度建设。”、
  实际导向抓基层。面向社区基层组织设立“五比先进奖、进位奖”,比基层组织覆盖面广不广、运行态势优不优、战斗力强不强、责任网实不实、满意度高不高。
  问题导向抓作风。鄂城区质监站因行政不作为慢作为、违规收费等,被群众举报查实后,相关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。
  项目导向抓建设。鼓励招大商,市级干部紧盯10亿元以上项目,县级干部紧盯5亿元以上项目。上半年,鄂州招商局合同金额400亿元。
  凤凰街办杨湾社区退休工人水建国看了7月5日的《鄂州日报》后说,“动真格,干部不好当啊。”
  7月1日,梧桐湖新区管委会激情周边大垅、乍州、六十、月山4个村的党员和村名代表1000多人参加“七一”主题活动。会上,一本汇集了“社区怎么建、失地后收入从何来”等60个热点问题的小册子,最为抢手。
  “大垅村的变化让人羡慕,我回去就发动村民加快拆迁步伐,争取早日建成美丽新家园。”月山村老党员、67岁的付元成说。
  鄂城区池湖社区,2009年按“统一规划,统一基础设施,统一公共服务,统一建筑风格”建起来。200多户村民,家家小楼,乐享舒适。今年,社区将扩大规模,把全村人都搬进来。43岁的村民泰永红说,“住在这里,感觉比城里还好。”
  城乡一体,城乡比翼。假以时日,可知是城在乡里,还是乡在城里?!
  鄂州,一方富饶的水土,一座美丽的家园。


 
鄂州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17 www.eznccq.com All Right Reserved  
地址:鄂州市鄂城区滨湖西路122号 邮编:436000 电话:027-60698697 传真:027-60698697
网站备案:鄂ICP备13017319号-1 后台管理 技术支持:湖北翔天科技
229 内容页访问计数